- 国务院部门
- 省市政府
- 省政府部门
- 州市政府
——2018年1月25日在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云南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初步统计,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9.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城镇新增就业49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约束性指标均完成年度任务。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及时出台稳增长22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经济形势研判,全年经济增长实现高开稳走、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继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就业形势总体较好,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挑战得到妥善应对。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压减生铁产能31万吨、粗钢产能50万吨,取缔“地条钢”6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169万吨。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处于合理区间。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取得积极进展。全年为企业减轻成本负担900亿元。教育卫生补短板工程项目扎实推进。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农业“小巨人”企业6户,新增认定50户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0户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0个云南名牌农产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3年保持全国前列。大力实施“十、百、千”项目投资计划、“四个一百”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重大前期项目投资计划,切实加快项目建设。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25.34亿元。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
(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油气管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西电东送电量再创新高,电力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出台推动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启动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重拳整治各类旅游乱象。全面启动“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公布了15个省级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昆明经开区纳入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新增145户高新技术企业、127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
(五)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路网建设方面:启动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88公里、通车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昆明地铁6号线一期、3号线投入试运营。航空网建设方面:澜沧机场建成通航。实现东南亚国家首都航线全覆盖。水网建设方面:滇中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德厚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顺利推进,完成“五小水利”工程35万件。能源保障网建设方面: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单极投产,中缅天然气干支管道沿线8个州(市)全部实现通气用气。互联网建设方面:新增4G基站2.6万个,城区光纤宽带覆盖率达100%,行政村通光缆比例达98%以上。
(六)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深化改革方面:取消省级部门行政许可事项101项、中介服务事项25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扎实推进。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开放合作方面:成功举办外交部云南全球推介会、2017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活动。驻外商务代表处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全覆盖。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成运行。新引进10户世界500强企业。
(七)区域城乡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修编滇中城市群规划,滇中新区建设和滇中城市群“六个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省经济总量过千亿州(市)达到5个。有望新增8个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的县。省财政投入10.5亿元推动5个创建国际水平、20个创建全国一流和80个创建全省一流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初见成效。新开工建设海绵城市61.8平方公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81公里。
(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推进。省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达117.8亿元、同比增长26%,整合195亿元涉农资金投入脱贫攻坚。全面完成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整改工作,2017年搬迁任务集中安置点开工率达100%。实现转移就业54万人次,围绕4类重点对象实施危房改造32万户,生态扶贫使57.9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精准资助贫困户学生89万人,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年有望实现115万贫困人口脱贫。
(九)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狠抓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实现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州(市)全覆盖。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昆明、保山、玉溪、大理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9.3%。玉溪市、普洱市思茅区列入国家第三批低碳试点城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完成年度任务。开展蓝天保卫、碧水青山、净土安居3个专项行动。全省主要河流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为82.6%,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为98.2%。
(十)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2.2%。就业工作不断加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比2016年增加4.2万人,扶持创业12.2万人。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较2016年提高12.3%、18.7%。基本建成20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教育事业继续加强,投入130亿元资助各级各类学生1056万人次,投入“全面改薄”项目资金303.32亿元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持续改善,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新增9所三甲医院,云南阜外心血管医院建成运行。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第十届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等系列活动,安宁市、腾冲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改造17个县(市、区)、200个乡镇(街道)、380个村(社区)体育场馆(所)。全省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食品药品安全形势良好。
二、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一)总体发展环境。综合判断,2018年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但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延续。从我省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项国家战略交汇、多项政策叠加的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当前,是云南各种优势和潜力集中释放的机遇期,是破解难题、补齐短板、转换动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实现云南跨越崛起的关键期。
(二)主要发展目标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实现14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左右,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三、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立”“降”结合,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一是坚决破除无效供给。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压减粗钢产能27万吨,退出煤炭产能58万吨,化解煤电过剩产能100万千瓦以上。依法限期处置“僵尸企业”。二是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7万套。三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严格控制增量债务,逐步消化存量债务,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积极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四是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抓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75条等政策措施落实,确保降低实体经济成本780亿元左右。五是提高补短板的综合效应。制定教育卫生补短板工程“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着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第一,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优供给的关键作用。一是优化投资结构。突出抓好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和滇中5个州(市)、滇中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二是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充实完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专项规划。提前启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后期项目。三是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好“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四是大力提振工业投资。推进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加大工业投资考核奖惩力度,大幅提高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五是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政府债券限额,盘活存量资产,向社会集中推介一批有现金流、有稳定回报预期、吸引力较强的政府与社会合作项目。第二,积极推进消费提档升级。大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电商消费和信息消费。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优化市场消费环境。第三,着力稳政策稳预期稳市场。出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2条措施,稳定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
(三)着力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步伐。一是推动传统优势工业优化升级。制定做强做优能源产业“施工图”,拓展省内外和境外电力市场,力争全年能源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建设铝工业工程研究中心、硅工业工程研究中心,确保昭通、大理鹤庆水电铝项目年内投产,推动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加快烟草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二是推动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发布实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产业发展“施工图”。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建设一批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完成云南旅游大数据中心、游客综合服务平台、旅游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一部手机游云南”高质量上线运行。在昆明、河口、瑞丽等地建设5个省级现代物流示范园。
(四)着力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一是继续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建设云南科技创新城。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6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二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深入实施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5个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计划。三是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0户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500户以上。深入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办好“双创活动周”。
(五)着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一是突出打好“十大攻坚战”。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确保完成国家规划的1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启动实施新增的3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打好产业就业扶贫攻坚战,转移就业85万人,扶持专业合作社6万个。打好生态扶贫攻坚战,新增生态护林员5万名,带动20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落实好“健康扶贫30条”。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专项资金和招生就业、教师待遇等政策优先倾斜保障深度贫困地区。打好素质提升攻坚战,对“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深度贫困人口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和常用规范文字,实施青壮年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计划。打好农村危房改造攻坚战,实施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40万套。打好贫困村脱贫振兴攻坚战,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建成硬化路1万公里,实现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打好守边强基攻坚战,扎实推进第二轮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打好迪庆怒江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推动新增资金、项目、举措进一步向两州倾斜。二是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施人才计划和科技专项计划。建立帮扶措施与贫困群众联动机制。扎实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三是巩固提升大扶贫格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推动中央国家机关和省级部门(单位)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对口帮扶工作。
(六)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选择一批试点示范分类推进。一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大力培育新主体,力争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增100户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增10户以上。二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现代农业园、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创建。三是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搭建农村创新创业平台。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七)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行动。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蓝天保卫行动,确保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指数稳中有升。深入落实“水十条”,认真落实河(湖)长制,确保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深入实施“土十条”和净土安居行动,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深入实施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厕所革命”。三是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完成营造林800万亩,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300万亩,力争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
(八)着力加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路网建设方面:加快建设67个高速公路项目,全面改造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快怒江美丽公路和“四好农村路”建设。确保昆明至大理动车开通运营,新开工建设弥蒙高铁等项目,加快推进渝昆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航空网建设方面:争取新开工建设元阳机场等7个项目,兰坪通用机场建成通航。力争新开辟国际航线10条。水网建设方面:继续推进滇中引水等5件重大水利工程、47件中型水库工程和132件小型水库工程,新开工50件重点水网工程。能源保障网建设方面:新开工建设±800千伏昆柳龙特高压多端直流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投产、开工一批天然气支线建设项目。互联网建设方面:新建4G基站3.5万个、光缆1.5万公里。加快5G网络商用和物联网应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一批综合物流枢纽、物流示范园区和冷链物流园区。推动全省建制村通邮。建设交通运输物流大数据分析平台。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工建设海绵城市55平方公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20公里、污水配套管网500公里。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九)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加快推进以特色小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建立情况通报、督查、会商和考核4个机制,力争每个特色小镇完成总投资的60%以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认真总结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二是协调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出台我省2018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要点。深入推进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推动滇中新区加快发展。积极推进玉溪市、普洱市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三是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鼓励和支持20个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试点县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力争全年新增10个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县(市、区)。
(十)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逐步实现政务数据统一归口管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加快落实以新型核准制度为核心的投资审批制度。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全面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纵深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持续深化财税、产权保护、社会信用、收入分配等领域改革。积极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中老、中越、中缅经济走廊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澜湄合作机制建设,推动中柬合作机制建设。争取国家尽快出台支持我省辐射中心建设的政策措施。办好第五届中国—南亚博览会。
(十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全面改薄”任务,积极推进县一中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大力支持“双一流”建设。二是提高就业质量和居民收入水平。实施“云岭创业计划”,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鼓励各地制定出台促进居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化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统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四是加快推进健康云南建设。推动3个没有达标的州(市)级医院建成三甲医院、40所县级医院达到国家标准。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老龄产业。五是促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和“国门文化”建设工程。建设一批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六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强化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深化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