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云南网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东经101°47′~104°16′,北纬22°26′~24°45′之间。北靠昆明市,东接文山州,西邻玉溪市,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全州总面积32931平方千米。红河州辖蒙自、个旧、开远、弥勒4个市和建水县、石屏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及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9个县,139个乡(镇)及街道,1363个行政村(社区)。州政府驻蒙自市。
【人口】2022年末,红河州户籍总人口470.2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90.42万人,占总人口的61.75%;哈尼族人口90.60万人,彝族人口117.29万人,壮族人口12.02万人,傣族人口12.36万人,苗族人口36.95万人,瑶族人口10.19万人,回族人口7.7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07‰。
【自然资源】红河州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野生动物21种。全州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北部是锡、铜、铅、锌、钨、银等有色金属矿和锰、煤的集中区,南部是铜、镍、金等有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类矿产的集中区,已开发的矿产资源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化工、建材及其他非金属、地热等七大类49种矿产。全州的水系分属红河水系、珠江水系,河流主要有李仙江、藤条江、南溪河、曲江、甸溪河等。地方名特产品有蒙自过桥米线、建水汽锅鸡、石屏豆腐、梯田鱼、蒙自年糕、越南小卷粉等。主要旅游景区(点)有哈尼梯田、蒙自碧色寨火车站、建水孔庙、弥勒湖泉生态园、泸西阿庐古洞等。
【经济综述】2022年,红河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3.1亿元,增长2.1%,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5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5.46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1993元、16030元,分别增长2.6%、6.6%。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恢复、企稳向好,弥勒、个旧、蒙自3个市获评全省“县域经济10强县”,建水县入选全省“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
【农业农村经济】2022年,红河州推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7.25亿元(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为不变价),全省排名第三,同比增长5.8%(全省排名第二)。其中,农业产值349.11亿元,增长5.9%;林业产值44.01亿元,增长4.6%;牧业产值207.31亿元,增长6.0%;渔业产值9.06亿元,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76亿元,增长6.4%。农作物播种面积70.08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8.72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86.57万吨。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稻谷84500公顷,产量57.46万吨;玉米16.28万公顷,产量88.58万吨;小麦23329公顷,产量52673吨;大豆22801公顷,产量52332吨;薯类41691公顷,产量17.75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5472公顷,产量35535吨;甘蔗面积15346公顷,产量85.35万吨;烤烟面积36720公顷,产量74395吨。全州依托高原特色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茶叶等优势产业,打牢产业发展基础,做好绿色有机品牌。水果面积21.55万公顷,产量349.54万吨;蔬菜面积16.92万公顷,产量469.93万吨;花卉面积2.44万公顷,鲜切花产量10.57亿枝;中药材面积10.53万公顷,产量24.88万吨;茶叶面积2.84万公顷,产量3.13万吨。建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个(建水县),省级产业园区4个(弥勒现代花卉产业园、泸西现代花卉产业园、建水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全州存栏生猪311.66万头、牛103.96万头、羊108.65万只、家禽2968.25万羽,分别增长0.21%、0.56%、-10.24%、-6.29%;出栏生猪433.59万头、肉牛38.9万头、肉羊90.98万只、家禽6041.14万羽,分别增长8.8%、3.01%、-6.94%、0.47%;肉类总产量55.37万吨,增长7.41%,其中,猪肉38.54万吨,牛肉4.75万吨,羊肉1.61万吨,禽肉10.47万吨。牛奶产量7.05万吨、禽蛋产量9.52万吨,分别增长-20.22%、3.72%。水产养殖面积4782.2公顷,水产品总产量42116吨。
【工业】2022年,红河州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775.5亿元,增长0.1%,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27.1%,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在工业三大门类中,仅制造业实现正增长。其中,采矿业减少7.0%,制造业增长1.5%,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减少0.5%。在全州1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6个行业实现正增长,4个行业负增长。煤炭行业保持较快增长,烟草制品、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电力、化工5个行业维持低速增长,黑色金属、食品、建材、医药4个行业负增长。全州13个县(市)中,有7个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6个县负增长;从同期对比看,全州除弥勒市、屏边县增速高于上年外,其余县(市)增速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商贸和旅游】2022年,红河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9.03亿元,增长1.5%。外贸进出口额335.17亿元,下降12.1%。全州实际利用外资1890万美元。全州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55万吨,货值172亿元,较上年分别下降45%、36%。全州完成电商交易总额245.92亿元,增长9.42%。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882.55万人次,增长34.4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46.96亿元,增长39.64%。
【科教文卫】2022年,红河州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27.55亿元,增长23.22%。向省科技厅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4户。全州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7户,备案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557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户。组织申报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云南省众创空间4家、云南省“星创天地”36家,6户企业团队在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全年争取中央引导地方资金400万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4041万元,增加1106.6万元,增长33%。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2662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98.73万人。有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69923人,其中专任教师56628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3.0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5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12%。多项文艺作品获得“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云南广播电视奖”,音乐剧《绽放》在全国巡演引起热烈反响;完成惠民演出903场次,观众总人数达69.04万人。有公共图书馆14个、藏书233.49万册,电视人口覆盖率99.68%,广播人口覆盖率99.65%。全州有医疗卫生机构2537个,其中,医院43个,卫生院142个,农村村级卫生室1401个。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5952人,其中,医院22493人,卫生院5854人。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5386张,其中,医院床位28075张,卫生院床位5474张。13个县(市)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县城(城市)标准,11家县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5个。
【社会生活】2022年,红河州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6.9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4.3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35.22万人,参保覆盖率98.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93.05万人,增加5.2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5.50万人,增加0.51万人;全年累计缓缴失业保险费376.88万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金5310.52万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50.80万元。参加工伤保险37.14万人,增加1.31万人。有城乡低保对象19.16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3.9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5.22万人。全年发放低保金7.23亿元。
【生态建设】2022年,红河州河口县被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创成省级绿美乡镇13个、绿美村庄16个、森林乡村237个。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14个国控断面(点位)水质优良率达85.7%,3个断面水质脱劣,异龙湖“湖泊革命”攻坚战取得实效。实现160座尾矿库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完成营造林2.06万公顷,林长制工作获得国家林草局通报表扬,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8.3%。红河元素亮相COP15第二阶段会议,充分展现了红河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民族团结】2022年,红河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巩固深化,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项目39个,组织94.80万名群众签订《新时代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爱国公约》,金平县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高位推进全州49个沿边村委会、540个自然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显现。
【产业建设】2022年,红河州成立州委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全力推行“链长制”,顶格推动3个千亿级、9个百亿级重点产业链发展,集中开工重大产业项目271个、总投资1104.4亿元,宏合新材料年产193万吨绿色铝、圣比和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美科48GW单晶拉棒等一批产业项目相继落地。2022年,新开工重点产业项目203个,新引进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7个,新投产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2个,产业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9.3%、占总投资的53%,营商环境考核排全省第2名。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2022年,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承担的147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全部落地实施,累计上报省自贸办经验案例47项,占全省上报总数的50.5%,获得全省复制推广19项。创新全流程电子化边民互市结算“红河模式”,实现“跨境直通、电子批量”模式在全省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位居全省三片区之首。实现RCEP多边协定下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首笔远期购汇原价展期业务等多个“首笔”成功落地片区。聚焦电子信息制造、跨境电商、跨境旅游、大健康服务等七大重点产业链,制定推行链长制落实“六个大抓”实施方案和“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建立产业链长制工作专班,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促成项目签约9个,投资额25.15亿元。完成省外到位资金20.1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155.51万美元;完成3000万元以上新签约项目8个,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个。举办2023年中越(红河州)招商推介会,中越企业贸易合作签约总金额10.3亿美元。跨境电商“9710”、“9810”出口业务顺利通关、“9610”完成系统测试,边民互市落地商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一期)有入驻企业82户,完成销售额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