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来源: 本站
访问量:19909
发布时间:2024/1/24 12:01:00

云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

2024年1月24日

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坚定不移推进“3815”战略发展目标,持续壮大“三大经济”,坚持“六个大抓”,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统筹推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各项工作,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质步伐,全省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农业工业保持平稳、市场消费较快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年上台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00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07亿元,增长4.2 %;第二产业增加值10256亿元,增长2.4 %;第三产业增加值15558亿元,增长5.7 %。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决策部署,全力保障果蔬供应,着力推动畜牧业平稳发展,坚决守好“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肉盘子”,粮经作物生产稳定,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23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34.50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4041.84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485.17亿元、增长7.0%,畜牧业产值1969.32亿元、增长3.4%,渔业产值125.37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12.80亿元、增长5.5%。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1974万吨,比上年增加16万吨,增长0.8%。其中,夏粮产量261.3万吨,下降0.9%;早稻产量11.9万吨,下降27.9%;秋粮产量1700.8万吨,增长1.4%。分品种看,稻谷产量455.5万吨,下降2.0%;小麦产量55.4万吨,下降6.9%;玉米产量1049.3万吨,增长2.3%;大豆产量34.2万吨,增长6.0%。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质效提升。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4474.17万亩,增长2.2%。蔬菜产量2960.83万吨,增长3.6%;茶叶产量55.81万吨,增长4.5%;中药材产量87.80万吨,增长6.7%;坚果产量255.57万吨,增长2.2%;咖啡产量14.59万吨,增长1.9%;鲜切花产量增长6.5%。

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猪牛羊禽肉产量534.78万吨、增长2.8%,其中,猪肉产量405.36万吨,增长3.1%;牛肉产量44.74万吨,增长2.6%;羊肉产量22.29万吨,增长2.6%;禽肉产量62.39万吨,增长0.9%。牛奶产量72.59万吨,增长5.2%;禽蛋产量46.56万吨,增长7.6%。全年生猪出栏4626.95万头,增长2.1%;年末生猪存栏3160.15万头,下降5.0%。

二、工业经济运行平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坚持工业立省、制造强省,着力改造提升烟草、有色、化工等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业实现由烟草、电力、有色等传统行业拉动向传统、新兴产业共同支撑转变。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2.6%;制造业增长6.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1.2%、25.4%,比规上工业增速高16、2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

传统行业支撑有力。烟草工业增加值增长4.1%,充分发挥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器”作用。能源工业增长5.5%,其中电力行业增长2.6%,石油、煤炭行业分别增长10.3%、9.2%;有色行业增长6.1%,增速高于规上工业0.9个百分点。

电子行业贡献率全省第一。电子行业增长27.7%,连续18个月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3%,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达49.3%,是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第一大行业、工业第4大支柱行业地位稳固。

新能源电池、硅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不断延伸,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达333亿元,增加值增长45.9%;硅光伏产业产值达1094亿元,增加值增长36.7%。新能源产品产量高速增长。光伏电池产量达173万千瓦,增长4.5倍;风力发电机组、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89.0%、6.9%,多晶硅、单晶硅产量分别增长63.4%、43.0%。

铝产业成为新的千亿级产业。铝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达1184亿元,成为继硅光伏后又一个千亿级产业,增加值增长19.1%,高于规上工业13.9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明显改善。1—11月(错月指标),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084.91亿元,增长3.5%,其中,利润总额1411.74亿元,增长1.3%。

三、能源电力保供有力有效,电力生产和消费同步加快

能源供应安全稳定。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3905.0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5%。其中,火力发电量640.29亿千瓦时、增长38.6%,风力发电量277.24亿千瓦时、增长28.7%,太阳能发电量89.88亿千瓦时、增长131.8%,水力发电量2897.65亿千瓦时、下降5.2%。火电和新能源发电量高速增长,有效填补了水力发电量下降的空缺。清洁电力比重达83.6%。

全社会用电较快增长。全省全社会用电量2513.4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2.78亿千瓦时、增长33.3%,第二产业用电量1831.48亿千瓦时、增长3.5%,其中,工业用电量1791.45亿千瓦时、增长3.6%,第三产业用电量350.54亿千瓦时、增长13.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98.68亿千瓦时、增长4.3%。

四、服务业持续高速增长,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大力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强省,文旅行业强劲复苏,现代服务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1—11月(错月指标),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851.74亿元、同比增长20.5%,今年以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重点行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千亿、达1079.56亿元,增长22.3%,高于规上服务业增速1.8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行业加速恢复。交通运输结构不断优化,“海公铁”“水公铁”等多式联运发展迅速,形成大通道带动大物流的良好态势。1—11月,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增长28.8%,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24.7%。

接触型聚集型消费持续回暖。旅游对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拉动作用明显,居民服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行业全面回暖,1—11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34.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7.4%,其中旅行社及相关服务增长2.55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25.8%。

新兴领域发展向好。随着一批龙头企业先后落地,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信息化服务需求不断扩大,互联网、软件等相关行业加快发展。1—11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9%,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87.3%、50.9%、11.5%。

五、消费市场平稳恢复,升级类、绿色消费需求旺盛

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升级类商品销售保持活跃,线上消费持续高速增长,消费市场呈现恢复向好态势。2023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60.68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城乡消费较快增长。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突破万亿、达10053.19亿元,增长6.6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07.49亿元、增长7.4%。

餐饮收入增势良好。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807.72亿元,增长19.2 %;商品零售9752.96亿元,增长4.6 %。

升级类、绿色消费保持活跃。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为21.5%、21.2%、12.1%。绿色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6.7%。线上消费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4.2%,全年增速均稳定在30%以上。

六、产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立足扩大有效投资,大抓产业发展、大抓项目投资、大抓招商引资,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占比过半,成为拉动投资第一动力。2023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0.6%,扣除房地产开发、交通、水利投资后的其他投资增长0.5%。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9%,是稳投资重要支撑,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分别下降9.9%、19.9%。

产业投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产业投资增长10.5%、自2020年以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全部投资比重过半、全年达50.4%,规模远超房地产开发和交通、水利投资之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全省经济发展蓄积了后劲、打下了良好基础。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产业投资的11.6%,增长25.3%。数字经济投资增长16.6%,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工业投资规模和增速均居全省行业第1位。工业投资增长19.1%,连续两年保持快速增长,占全部投资比重达28.5%。能源工业投资增长38.5%,连续两年保持35%以上的高增速,有力支撑工业投资增长;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增长8.5%。

除房地产以外的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民间投资下降7.2%,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投资增长6.9%。其中,产业民间投资增长8.7%,比民间投资高15.9个百分点。民间资本加快流入实体经济,体现出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9%,衣着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8%,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2%,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7%,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0%。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11.0%,薯类价格上涨10.5%,鲜果价格上涨3.8%,鲜菜价格上涨3.5%,粮食价格上涨0.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6%。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2%。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3%;12月份同比下降1.9%,环比上涨2.2%。全年工业生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3.2%;12月份同比下降1.9%,环比上涨3.5%。

八、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6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99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全省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2.5%,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全省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5.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全年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全年农民工总量1004万人,比上年减少7万人,下降0.7%。其中,本地农民工372万人,下降3.8%;外出农民工632万人,增长1.3%。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094元,比上年增长5.0%。

总的来看,2023年全省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提质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高质量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对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壮大“三大经济”,全力推进市场化、产业化、法治化、生态化、数字化,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注: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22年,云南省GDP总量为28556.14亿元,增长4.2%。

地址:昆明市穿金路193号至195号

电话:0871-65108420

主办单位:云南省统计局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26

滇ICP备18010677号-2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855号

Baidu
map